常用的大模型评测指标是衡量大语言模型(LLM)性能的量化标准,用于评估模型在语言理解、生成、推理等任务上的表现。主要分为通用能力指标(如困惑度PPL)、任务专用指标(如分类准确率、BLEU值)和安全性指标(如有害信息生成率)。与传统NLP指标相比,大模型指标更注重综合能力和真实场景适配性,而非单一任务优化。
例如,在文本生成任务中,常用BLEU(机器翻译)和ROUGE(文本摘要)评估生成内容与参考文本的相似度;在问答任务中,多采用人类评估结合EM(精确匹配)分数。行业中,OpenAI的GPT系列常通过MMLU(多任务语言理解)测试综合知识,而Anthropic的Claude则侧重安全性指标如RLHF对齐度。
优势在于量化模型能力,指导迭代优化;但局限性也明显,如指标易被“刷分”,难以完全反映真实场景表现。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结合动态场景测试与多维度人类反馈,同时加强对模型价值观对齐等伦理指标的评估,以推动大模型更安全、可靠地落地。
